实用的活动计划范文集锦九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活动计划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计划 篇1一、指导思想:
数学活动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利补充,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目标:
通过课外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有很大的价值。
三、基本情况分析:
活动课是对阶段教学活动效果的展示,它注重知识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开展活动课,是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思、乐中用,让有才华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场所,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使用价值。
四、方法和措施: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教材,挖掘知识交叉点,确立活动课实施进度。
(二)制定学期活动课实施方案。对每一节活动课都确定活动目标、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并以课程形式 将其固定下来。
(三)精心设计活动课教案,做好课前准备。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前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也需要师生 双边的配合。
六、活动课安排表:
周次 活动内容
2 不等式的应用
4 轴对称图形的设计
6 学法交流
8 勾股定理探究
10 期中试卷分析
12 知识竞赛
14 更优的种植方案
16 期末复习指导
一、 指导思想:
为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力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特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二、工作目标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将输入更多的数学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
(四)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仅限于在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工作思路
1、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基础与兴趣之间的关系。
2、将数学知识分成若干专题,内容尽可能与教材相结合,力求大众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力争在每节课上有益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
3、精心准备,搞好每一次兴趣小组活动,确立知识的产生和结束。
4、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不能强制要求训练和辅导。
5、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的先后顺序。
6、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
7、树立兴趣班带来的各种好处和对今后的帮助。
四、具体安排
辅导教师: 章金辉 赖小得
学生来源: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
开展形式:课外辅导,培养兴趣。
辅导内容:第一周: 植树问题的运用
第二周: 辅导数学竞赛
第三周: 记数器的认识
第四周: 速算
第五周: 图形拼组
第六周: 找规律和数列训练
第七周: 快乐速算
活动计划 篇2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代化的关键就是技术的现代化。“四化”建设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科教兴国”势在必行。邓小平同志为全国首届青少年科技展览开幕时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天文的希望。”现在的学生,担负着科技兴国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把科技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学生抓起,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因此,我觉得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之一。
(一)、活动目的与内容: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学生“合格+特长”的素质教育发展,丰富青少年课余实践活动等精神;在本学年中,我校科技组制定以下几项评比活动:①小发明、小制作评比、②表演小实验、③创作小发明论文评比、④创作小发明绘画评比、⑤创作小发明工艺评比、⑥天文与气象站评比等活动。力争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科技作品,能够参加市科技创作小发明等评比活动.
(二)、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一、合理使用科技活动教材,使科技活动有目标、有结构、有层次地开展。
学科课程沿知识系统发展,活动课程沿实践系统发展,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便形成了能力系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它应该与知识的发展同步进行。这就是说,活动课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校要求各任课教师要在兴趣的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科技教育内容,造就大科技的教育气氛;每个教师都根据自己所教的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技活动评比,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不同层次的教育。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
能力的培养多在活动中取得。课堂教学只把生动活泼献给学生是不够的,还应当把时间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获得自由之手。教师要带领学生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其中手工制作活动和实验操作活动是学生探求知识、提高技能素质的最佳形式,手的运用促进脑的开发,从而使未知世界变成已知世界,这就是发明和创造。在本学年,我校开展了如下四方面的科技活动:
1、参观调查活动,崇尚亲近自然。
伽利略说过:“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伟大的书里面,这本书就 ……此处隐藏4106个字……形式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做到家园共进。
我们要把“树形象,优服务”活动搞好搞活,在活动中我们取长补短,尽力让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幼儿教师。
活动计划 篇7为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八周年,重温光荣岁月,激发青年团员的爱国爱团的热情,颂扬民族精神,使得共青团员和青年学生们铭记历史,不忘五四"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完成自己的青春使命不断努力;促进学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当代大学生良好的青春形象迎接G20xx峰会的胜利召开,校团委决定在全校团员青年中开展“传五四精神扬青春风采”五四青年节主题系列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活动一:青春奉献——校园献血献爱心行动
时间:4月13日
地点:体育馆门口
参加对象:全体在校师生
2.活动二:清朗青春——“讲好我们的网络好故事”网络文明宣讲会
时间:4月19日晚上18:00
地点:学生活动中心216室
参加对象:校级网络文明宣传员
3.活动三:律动青春——“校园吉尼斯”趣味运动会
时间:4月27日下午13:30
地点:善湖边
参加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4.活动四:青春礼赞——纪念五四表彰大会暨文明修身主题报告会
时间:5月4日下午13:30
地点:行政楼二楼报告厅
参加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5.活动五:智慧青春——“喜迎G20,文明我先行”知识竞赛
时间:5月11日下午15:00
地点:行政楼二楼报告厅
参加对象:全体校级学生组织
6.活动六:青春风采——“传承五四爱国志激励青年上进心”主题沙龙
时间:5月11日下午14:30
地点:学生活动中心108多功能厅
参加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7.活动七:实践青春——“迎五四,共青春”主题团日活动
时间:5月
地点:各班教室
参加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活动计划 篇8一、比赛时间:
20xx年5月28日上午8:30开始。
二、比赛地点:
起点:市区崇阳溪崇安街南端岸边;终点:穿过崇东大桥桥孔水面(指大桥北面两个桥墩的连接位置1000米直道逆水竞赛)。
三、参赛单位:
市直机关、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驻军、各乡(镇、场)、街道等单位均可报名参赛。
四、运动员资格:
1、凡是本单位的干部、职工、合同工和临时工均可参赛(年龄不限);每队15人(其中领队1人,舵手1人,鼓手1人,划手男女各6人),领队要求是本单位的领导。
2、在比赛的第二轮中,每队允许有二名替补队员进行更换。
3、参赛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会游泳、熟悉水性;各队在训练和比赛时,必须穿救生衣,以确保安全。
五、竞赛办法:
1、竞赛按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龙舟竞赛规则》和大会组委会补充规定执行。
2、比赛以淘汰方式分组进行,每一组的第一名进行第二轮比赛,最终获胜者取得龙王奖。
六、奖励办法:
凡参赛队伍均给予奖金和奖品,本次赛事只设一个龙王奖,由成绩最佳者获得,并颁发奖金、奖杯和奖品。
七、具体要求:
1、凡参赛单位务必于5月22日上午11:00时前将报名单一份(加盖公章)传真或送达市文体新局
2、定于5月23日下午3:00时在市文体新局三楼会议室召开各参赛队领队会议,进行比赛抽签和训练安排及有关竞赛事项的说明。
3、定于5月5日至5月23日为各参赛队分批在崇阳溪水上训练时间,具体训练时间由各队在领队会议上自行提出,并由大会竞赛组负责统一安排协调;训练和比赛用的龙舟和划浆及救生衣均由大会竞赛组安排提供。
4、各参赛队自备队旗一面(呈直角三角形,高1米,底长1。5米),颜色不限,字样是XXX(指单位)代表队。
5、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本规程解释权属赛事组委会。
活动计划 篇9一、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不仅使儿童娱乐身心,而且可以学到各种科学知识,激发儿童对科学的爱好和兴趣,以利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使他们从小热爱科学,学习科学,长大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二、活动形式
课外科技活动的作用和效果往往是课堂教学所代替不了的,它可以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又可以完全脱离课堂教学,它可以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也可以进行一些课本学不到的东西。课外科技活动的形式机动灵活、多种多样。要注意“点”和“面”结合,也就是要把群众性活动和个别性活动结合起来。
1、多种形式培养兴趣,生动活泼发掘潜能。
充分挖掘学科课程教材中的科技含量,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结合学生特点适当补充一些科普新知识和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自寻课题,写科学小论文。
一般是3~4个同学合写,先各自寻找问题,研究讨论,统一意见后,再分头寻找科学依据,尔后再讨论集中,确定一人执笔,经老师辅导后,再交给学生讨论改写。小论文可以就某一日常问题或生产生活实际发表见解、议论,也可以写阅读笔记等,但都力求有自己的观点和较好的见解。
3、开展科技小制作。
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展小制作。学生在设计制作中,不仅可以学习巩固书本知识,加深对概念规律的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制作中的困难磨练学生意志,成功地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4、开展小实验。
我们的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为“书生型”,缺乏动手习惯与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正是对学生的两个基本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全面综合训练,是培养新型人才,改善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5、抓好科普宣传活动。
6、订阅、收听、收看、收集科普知识。
鼓励学生自己订阅科普报刊,利用各种渠道借阅科普读物,并提倡互通有无,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注意收集最新科技发展动态。
三、具体安排
第四周:科学兴趣小组成立会议、科普知识介绍
第五周:《中国少年科学》知识竞赛辅导
第六周:科技小制作讲座
第七周:动手实践
第八周:创造发明讲座
第九周:科学小论文讲座
第十周:写科学小论文
第十二周:《中国少年科学》知识竞赛辅导、科普知识竞赛
第十三周:发散性思维训练
第十四周:趣味科学小实验
第十五周:微型思维训练
第十六周:发明创造比赛
四、辅导老师安排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