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鞭炮随笔
放鞭炮随笔1春节来到了。街上人山人海,个个手里提着刚买来的年货,人人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街心公园的炮乐坏了孩子,累坏了大人。我也不例外,拉着爸爸的手来到了街心公园炮摊上买炮。这里五花八门的炮让我眼花缭乱。买这个,还是买那个,还是这个好,哦!不不不那个好……最后我实在挑不过来,只能按照“老规矩”—买三根魔术弹和一些神鞭。
到了晚上十一点四十,我按耐不住拿上炮来到前阳台。“先放神鞭”我拿着神鞭尾部,用打火机点燃神鞭前面。“嗞,啪啪啪……”神鞭开始炸响了。神鞭放完后,我拿起了魔术弹,正要点燃,忽然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外面顿时响起炮声。我也不慌不忙,立刻点燃了魔术弹。随着“嗞嗞”声我心也紧张起来。“喷”一条绿色火焰飞出管外,像一支离弦的箭直插云霄,又似一只火龙窜天而上。“哇,是红色的。”我大叫。接着又是绚丽的“龙”窜天而上。它们一一在天空中绽放,形成了许多许多美丽的花。
这种情景让我想到一句诗。“炮竹声中一岁除,只把新桃换旧符。”
放鞭炮随笔2今天是春节,就是大年了。这一天,我觉得特别兴奋,我可以和弟弟一起玩,一起吃饺子,最让我高兴的就是和弟弟一起放鞭炮了。
春节的年三十晚上,我和弟弟正在客厅里看电视。忽然,外面传来了鞭炮声,窗外升起了一条火龙,火龙霎那间就变成了一朵巨大的菊花,这朵菊花还向我们着手,刚着完手就不见了。我和弟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震住了,眼神都集中到窗外,又有几条火龙变成一朵朵菊花就不见了。鞭炮声一阵仅是一阵,噼噼啪啪,响彻云霄。过了好长时间,鞭炮声小了一些,烟花也不那么耀眼了,我透过窗子向外面的地下一看,眼前简直就是大地红。我和弟弟忍不住了,才一起下楼放鞭炮。
我俩拿着鞭炮往楼下跑去,心里想着一个关于春节过年放鞭炮的传说故事。那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妖精法力无边,每年都下山来吃人,所以大家都跑到山上。妖精是邪神,专美贴在人们的身体里给全家带来灾难。有一个人被这个邪神附上了身,但是他还不知道,上山去砍柴,砍着砍着就饿了,所以就用竹子当烧柴煮饭,竹子一烧一热就炸了,就把身上的邪神炸飞了。后来人们就形成了烧竹子炸邪神的习惯,再后来人们就根据烧竹子爆竹发明了鞭炮。
想着想着,我们也想到楼外放鞭炮烟花炸炸那个邪神,这么一想,放鞭炮可真有意思啊。来到院子里,眼前就是大地红,天是黑的,可是时常被我们的炮光照亮。我们每三秒钟放一个二踢脚,“噼——啪——”两声巨响,我想,那个邪神一定是被我们炸飞了,我在心里说,祝愿全家人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我们在雪中放了两个大炮,没弄好,给雪堆炸了一个大洞。我们又在一串大炮上放上盖子,结果盖子被火力崩上了天,真好玩,真开心。我们又开始放烟花,有在地上转的花花,也有腾上天空的导弹,五彩的烟花满天开放,那情景真是喜人。
这烟花是我的心花,鞭炮声是我的心声。我祝愿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牛气冲天,我给大家拜年了!
放鞭炮随笔3噼里啪啦一声响,女儿的“六响计划”也随之宣告出炉,她戏称自己的寒假计划像放“鞭炮”一样,不但要放出响来,还要像空中绽放的烟花一样,放出炫丽和傲然,并在记忆中留下缤纷美丽的色彩来!
在这六响计划中,女儿的第一响·品味浓浓书香,第三响·用心读写英语,以及第五响·提前完成作业,我相信女儿都能完成,并且会完成的很好。
其实,在寒假还没正式到来之前,女儿就已经有了大致的初步计划,语数英寒假作业也基本完成,为读与写挪出了充足的时间。
我与女儿不谋而合,把第二响·认真练笔写作定为计划之重,也趁第十届书香班级活动之际,更好的与女儿共同走进“全营养阅读·读写之间”,打好这一硬仗,使自己变得更富有阅读魅力。
我与女儿早早的已网购了各自的书,剩下的就是细细的读,慢慢的品,敲下与之相应的文章来。
为了女儿的阅读能一改往日的“走马观花”形式,此次一定要放慢速度,再放慢速度,并每看完一本,写下自己的亲身感悟与思考。女儿已付诸于行动,写下了三篇感悟:好像与林冰一起成长的《雕刻男孩》,用爱架起生命之桥的《斑羚飞度》,工程师塞勒斯·史密斯智慧化身于一身的《神秘岛》。
我觉得挺好的,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行,可女儿还有些不满意,我建议她回头再品品,同一篇文章再看或不同时段看,想法就会有所不同。我也不能从中硬生生的加入自己的思想,只能靠女儿自己慢慢的体会了。
女儿为了更好地练笔,预计往后的日子里,一天一篇博文,我总觉得有些欠妥,俗话说的好“欲速则不达嘛!”可她总想试试,我一时半会也说不通她,只好放手让她一搏,妥与不妥以后见分晓。
女儿的第四响·坚持每天练字,我略有几分担忧。28天假期写60页,平均每天至少写2页,数量是上去了,质量能保证吗?练字贵在用心和坚持,这样才会有成效。
今年暑假时,女儿就已开始练字,已初步见效,可惜开学后就没能再坚持,看着每晚睡觉总是很晚的女儿,爸爸总有点舍不得,只好是有时间练会,没时间就不再强行练字,就这样练字被搁浅了下来。
女儿害怕开学后又没时间,趁寒假一下子安排这么多,我看有点超负荷,效果不是很好。前车之鉴不能忽视,这次一定要坚持,哪怕数量少点,质量一定要上去。
第六响·体会年的味道,挺有意思,我也趁机让她锻炼一把,权当练手了。跟着我干点大扫除,治治年货,蒸炸煮打打下手,母女同行动,其乐融融,何乐而不为呢!
辞旧迎新过大年,六响计划迎马年!
祝女儿的六响响响马到成功!
放鞭炮随笔4谁没有孩提时过年放鞭炮的记忆?那时候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小孩子没有如今这么沉重的学习负担。过年放鞭炮,别提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
弟弟最喜欢放鞭炮了。到了腊月下旬,他就缠着父亲给他多买点鞭炮,炮竹,礼花。二毛钱一个的炮竹,放起来倍儿响。长长的引线点燃后,发出“哧哧”的响声和闪亮的光。弟弟很顽皮,不顾躲在一旁捂着耳朵的我和妹妹的催促声,总是嬉笑着等引线快燃尽的时候,才快速远远的抛开。三十那天,他时不时点上一颗鞭,又放上一个爆竹。邻居家的弟弟听到鞭声,按捺不住,用火钳夹一块燃着的木炭放在稻场里,也开始放起来。他们你一颗我一颗,噼啪的响声,此起彼伏,那是小孩子们在用鞭炮说着话呢!
女孩子们一向胆小些。“狗尾巴草”,冲天炮是买给我们玩的。“狗尾巴草”点燃后,我和妹妹拿着它在空中划圆圈,“哧哧”的响声和着我们的笑声,一根很快就燃尽了。父亲给我们一人一份,我和妹妹没有鞭,弟弟没有“狗尾巴草”,冲天炮我们一起放。冲天炮可比“狗尾巴草”好看多了。我们用手握着指向夜空,“嘘”的一声响,夜空里一道亮光闪过,随即开出一朵花。喜欢放鞭炮的弟弟总是多拿一些我和妹妹的,我们也不计较他。
男孩子们到了一起,那放鞭炮就花样百出了。他们会在地 ……此处隐藏1981个字……实,如果我们不说瞎话,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有好多陋习确实需要克服掉。比如这放鞭炮。有人放鞭炮你去干预,可以想象一定要吵起来,放炮者会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放炮的自由。是的,你有放炮的自由,那么是不是你干扰了其他人安静的自由呢?我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但你的自由不应该影响到其他人的自由。老祖宗有句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还有吸烟,在西方,有好多国家已经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了。想起上班开会的场面,在会议室中,有那么多的瘾君子肆无忌惮地喷烟吐雾。打开窗子,那烟就好像烧柴做饭一样向外飘去。我们这些不会吸烟的人,无形中被动地吸进不少的有毒气体。难道这些吸烟者不该受到一些限制么?联想到大街上乱窜的狗,你在街上散步的时候,不时会有一条狗冲你而来,唬得小孩大哭,唬得女娃花容失色。而那些狗的主人甚至连一声道歉都没有。你若与他理论,不光惹一肚子气,说不定吃亏的还是你。
我们中国人说自己的国家是礼仪之邦。经常的拿这个引以为荣。我们真的是礼仪之邦么?如果我说不是,一定招来一片骂声,甚至有人会对我进行人身攻击。但我要说,我们过去曾经是礼仪之邦,现在不是。为什么呢?有证据证明这点。20xx年10月2日由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出台了《国内游文明公约》和《出境游文明行为指南》。其中就对好多行为进行了规范。为什么出台这公约和指南呢?如果是礼仪之邦还需要这些么?如果是礼仪之邦,那么我们就是世界其他各国的文明楷模了。我们不能在有人指出我们一些陋习的时候恼羞成怒。我们需要的是反省自己,起码也是无则加勉,有则改之,这才是我们这个民族应有的胸怀和气度。
但愿有一天,我们能在家里安静的过春节,安静的看晚会,安静的聊天喝茶。如果爱放烟花爆竹,你可以去规定的场所放个够。不要再骚扰其他人了。
放鞭炮随笔8过年啦!大家都穿上新衣服,来迎接蛇年的到来。孩子们向来最喜欢过春节——收红包、享美食、拜亲戚、穿新衣……到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氛。大家跑啊,跳啊,乐此不彼。
在除夕之夜,我们是最快乐不过的了。晚餐上,有令人馋涎欲滴的红烧肉,有鲜美可口鲤鱼,有芋艿和毛豆,还有大家一同制作的蛋饺……12个家庭组成的大家族齐聚一堂,共享如此美味佳肴,配上种类多样的饮料,真让我大饱口福啊!
吃过了年夜饭,便是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今年的春晚非常好看,央视、芒果台、番茄台都很吸引人,当然按大家要求还是看了央视。一开场就是相声、小品的幽默有趣使我咯咯大笑,还有绚丽的歌舞表演(看的眼都花了)和不可缺少的魔术,一年难得这么开心过,一个接着一个的表演使我想喝水都舍不得错过一秒钟!
在欢乐的春晚中,十二点钟快到了,我也开始工作了,拿着烟花鞭炮来到河边。在河边,烟花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冲上天,拉开了漆黑的帷幕。快看!一个美丽花苞伴随着响亮地奏乐冲了出来,最后绽放成一个美丽的大菊花,又变成了闪亮的星星。快看!一个闪着五颜六色的花苞把天映得五颜六色,最后一声巨响,真个天空照得通红,留下的碎花像雪花一样落下来,美丽极了!其它的小礼花也在四周助威,这里一声噼里啪啦,哪里有啾啾的响个不停,像星星,像流星,还像菊花。对岸也不甘示弱,接连不断的炮声在提出挑战,接着,一排打着转儿的流星过后,几个花朵同时绽放,有红的花,犹如一把火;有紫的花,显得那么高雅;有银色的花,像灿烂的珍珠。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美。四面八方到处在响,在绽放花朵,我都不知道看那儿了。最后,一个硕大的超级礼花弹在桥上被人点燃,当当当,随着零点的钟声敲响,那巨大的烟花般随周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冲向天空。时不一会儿,整个城市就在烟花鞭炮和人们祝福下沸腾了。
又是新的一年,愿这一年合家欢乐,学习进步,幸福美满。
放鞭炮随笔9烟花绽放的季节,是新一年的开始,是人们品尝一年工作学习成果的欢乐时光。
一道烟花划过沉寂的天空,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似彩虹的弧线,如夜之女神的微笑。宁静的夜空一瞬间被那一束束烟花渲染了。银菊绽放,长袖舞空,描绘出一幅缤纷斑斓的画卷。星星快乐,夜空快乐,大地快乐,人们更快乐,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尽情荡漾、澎湃……
听啊,这烟花绽放的声响是多么震撼人心!给人以在新的一年里奋斗的信心和勇气。看啊,那烟花绽放的场面是多么激烈温馨!让人对未来产生美好的憧憬和理想。
抬头望着满天的烟花,回忆一年中所取得的成绩,快乐的感觉油然而生。低头一想,烟花和快乐其实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快乐是无处不在的,在这个“季节”里,烟花也随处可见;快乐并不漫长,可消失后却令人回味无穷,渴望再次拥有,烟花亦是如此;快乐是需要付出的,同样,若不点燃炮芯,烟花就不会绽放;快乐是温馨的,烟花是美丽的;快乐是令人向往的,烟花是值得期待的;快乐可以让人疯狂,烟花能够使人陶醉……快乐如此美好,烟花如此艳丽。
微风拂过,烟花轻轻飘落下来,但无垠夜空仍不失喜色;心情渐渐平静下来,然而快乐的一幕在脑海中久久不能消逝。我深深的喜欢,甚至迷恋上了烟花;我也深知,在快乐前面或许是漫漫曲折艰辛之路!
烟花依然绽放,快乐依然停留,这是多么地幸福的烟花啊!但愿这幸福停在这个时刻,停在这个人间,永远永远……
放鞭炮随笔10燃放鞭炮,极端自私的陋习。
据专家称,古代燃放鞭炮是为了驱邪免灾,后来发展到喜庆的仪式上。可以想见,在几户或者几十户的农村,过年有些响动,能增加气氛,也能联系文化交流,这种传统不可非议。
现在的大都市,不是几户或几十户的小村庄,燃放鞭炮的民俗变了味,成了极端自私的陋习。
这话不对吗?大家看一看,当你领着孩子走在马路上,突然一声爆响,你是什么感觉?孩子是什么状态?当然,燃放爆竹者挺高兴,因为他看到别人的惊慌和恐惧。
提到陋习,年老的中国人会想到女人裹脚,也会有人想到外国人称我们为东亚病夫。本来四肢无缺,偏要摇摇晃晃,洋人看的不仅是笑话,而是想到奴役。
裹脚的陋习还是害自己,燃放鞭炮的陋习是祸及同胞,燃放者因刺激而兴奋的同时,该有多少人因噪音因烟尘而痛苦。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人都变得大公无私,但谁都看得明白,越无私的人越拼命索取。鞭炮文化更明显,成捆成车燃放的人大都使用公款,要不然就是他人相送,也有个人显富,他买鞭炮的钱也不是劳动换来的。
中国人裹脚,为满足少数专权男人的欲望,中国人燃放鞭炮,是少数人极端自私的表现,尽管文化人为之涂抹光彩,这种陋习也会对民族声誉造成不良的影响。
这种说法好像是危言耸听,那就回顾四十年前那次疯狂,都喊着忠于同一个领袖,都打得不可开交,让外人怎么看?
外人还会看到,中国过年的疯狂,大包小瘤地给官员送礼不必说,高楼大厦都喷着烟火,谈不上鸡犬不宁,最起码老人和孩子要饱受其害了。
酒店失火,居民楼失火,民警彻夜巡岗,消防员不得消停,环卫工打扫不尽,浓烟造成空气污染……
为什么你要过年,而让别人遭罪呢?
这种极端自私的陋习不改,东亚病夫的帽子刚摘掉,疯狂民族的称呼又会落在脑袋上。
文档为doc格式